您的當前位置:首頁 > 常見問題
多科回收|大國征途—四核DSP芯片造就國產雷達之“芯”

1.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芯片需求市場,每年消耗全球54%的芯片,但國產芯片自給率則不足三成,市場份額不到10%。這也就是說,我國“芯”90%以上依賴進口,其中2016年前10個月進口芯片花費1.2萬億元人民幣,為原油進口支出的兩倍,超過鐵礦石、鋼、銅和糧食這四大戰略物資的進口費用之和。
2.“受制于人”的被動局面,不僅讓我國企業承受著巨大的專利扼制之痛,而且也時刻威脅著國民經濟以及企業經營的安全。雖然我國的芯片行業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,而且已吹響進軍集成電路強國的號角,但芯片行業的突破與趕超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。目前芯片產業壟斷高、投資大、壁壘高,中國強“芯”戰略今后要走的是一條充滿挑戰之路。
3.一款芯片必須經歷各種復雜應用的洗禮才能不斷完善、成熟,才能突破能用、進階好用、最終管用。可喜的是經過七年艱苦卓絕的奮斗,華睿1號信號處理平臺中芯片設計、軟件開發、平臺研制、應用驗證等工作順利完成,目前已成功應用于十多型雷達產品中,為我國雷達裝備高端處理芯片國產化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
1.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芯片需求市場,每年消耗全球54%的芯片,但國產芯片自給率則不足三成,市場份額不到10%。這也就是說,我國“芯”90%以上依賴進口,其中2016年前10個月進口芯片花費1.2萬億元人民幣,為原油進口支出的兩倍,超過鐵礦石、鋼、銅和糧食這四大戰略物資的進口費用之和。
2.“受制于人”的被動局面,不僅讓我國企業承受著巨大的專利扼制之痛,而且也時刻威脅著國民經濟以及企業經營的安全。雖然我國的芯片行業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,而且已吹響進軍集成電路強國的號角,但芯片行業的突破與趕超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。目前芯片產業壟斷高、投資大、壁壘高,中國強“芯”戰略今后要走的是一條充滿挑戰之路。
3.一款芯片必須經歷各種復雜應用的洗禮才能不斷完善、成熟,才能突破能用、進階好用、最終管用。可喜的是經過七年艱苦卓絕的奮斗,華睿1號信號處理平臺中芯片設計、軟件開發、平臺研制、應用驗證等工作順利完成,目前已成功應用于十多型雷達產品中,為我國雷達裝備高端處理芯片國產化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