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當前位置:首頁 > 常見問題
緊跟蘋果:三星也自主設計GPU,是為什么?
前段時間,一直有消息稱韓國電子巨頭三星即將自主設計GPU圖形處理單元,為此不僅有招聘信息側面證明,更有不少熟知內情的人士爆料了諸多項目的細節。如果這是事實,說明未來三星將有望推出一款性能芯片完全自主操刀的智能手機,就像蘋果iPhone目前所采用的A系列芯片一樣。

目前三星的自主GPU是什么情況呢?
有的分析認為,多年之前三星可能就一直醞釀GPU開發項目了,并且可能已經開發到一定的程度,只差一個嚴肅而莊重的亮相時刻而已。不過,根據最近一份來自EE Times的報道判斷,三星開發自主GPU目前還處于規劃階段,也就是繪制藍圖階段,還未有非常實質性的進展。
當時這篇報道稱,三星自主開發的GPU將采用全新的架構,而且將會是10年以來顛覆行業級別的新架構。負責新架構設計的領導者是前Nvidia的工程師Chien-Ping Lu,曾開發過nForce IGP,也在聯發科呆過。關鍵是,新架構將讓三星GPU可以與蘋果抗衡,并且由于架構提供超出色的能效比,每瓦性能最高,對高通而言又非常具有超強破壞性。
不僅如此,三星的GPU架構適用范圍廣泛,手機、汽車、超級計算機都可以用。很明顯,這些看起來夸張的宣傳,一般都基于未親自驗證過成品初步分析,所以說這些可能只是三星目標而已。而且報道還表示,明年年中這個時間點,三星就能發布自主GPU了,這點更讓人懷疑。
不管怎樣,三星肯定有自己的目標和時間表,而在看到成品之前,現在我們更關心的問題是,三星自主設計和研發GPU是為什么?
立下與ARM的談判籌碼在花錢多與少之間權衡
三星自主設計GPU的念頭可能早在2015年就萌芽了,當時3月底有消息稱三星正考慮收購傳統芯片設計廠商AMD,而且興趣濃厚,目的是拿下GPU IP(知識產權),增加機遇自研GPU讓自己處于更有利的位置。畢竟自從AMD陷入困境之后的那些年,各大巨頭包括蘋果、高通等都開始從AMD挖走人才。

不過,到了2015年6月,三星收購AMD研發GPU的傳聞不攻自破,因為三星與ARM簽署了一項有關GPU的長期技術合作協議,明確所有三星自家的Exynos芯片長期都會采用來自ARM的Mali GPU產品,包括從Midgard到最新的Bifrost架構和Mali-G系列GPU。
當然了,所謂“長期”協議,外界并不知道多少年,也許5年的期限是一個合理的期限。如果這個期限不假,這意味著該協議可能將在2020年年中到期。基于此,如果三星選擇續期,那么在與ARM進行新一輪授權談判之前,三星可能只是在故作姿態。但是也不排除三星不簽了,畢竟有一個后備計劃相當重要,任何協議在之前雙方都不清楚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協議。
除了爭取與ARM談判授權協議更有利之外,省成本應該是另一大因素。三星半導體業務已成為整個集團盈利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因此,隨著智能手機出貨量逐漸放緩以及利潤率的不斷下滑,如果三星能夠自主生產包括顯示屏幕、內存、閃存和性能芯片在內的所有組件,那么三星的智能手機業務仍有望保持非常高的利潤率。
不過,由于任何一家大企業對公司內部的支出都會有嚴格的審核,三星對半導體業務的支出也不例外。所以,三星必然會在自主研發、授權許可和專利費用這些方面進行權衡,因為不少手機內部組件研發設計并不便宜,尤其是從頭開始。如果三星內部認為自主研發GPU從長遠來看效益更高,那么三星必然會在ARM協議到期后堅持這條路。
或許性能是王道
正如前述,由于智能手機市場的利潤率不斷下降,能否自主研發關鍵組件越來越關鍵。對于三星而言,Exynos芯片必然在公司盈利能力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。不僅如此,有了自主研發的芯片,三星同樣會獲得更高的聲譽,至少可以證明三星也是十分出色的半導體設計者,有能力與高通和蘋果等公司形成直接競爭。
因此,拿出一款能夠與競爭對手一較高下的高端產品至關重要,畢竟如今移動設備對性能的需求越來越高了,不只是手機游戲,還包括行業普遍看好的移動VR虛擬現實和AR增強現實。但目前三星旗艦的GPU性能還不夠強大,至少從GFXBench記錄的跑分數據來看,ARM的Mali GPU表現平平。
蘋果的A11在自主研發GPU的情況下,2K分辨率的Manhattan場景可以跑出38.5fps,1080p為67.4fps。而三星Exynos版Galaxy S9的Mali-G72在同一場景下,2K僅為26.3fps,1080p也只有46.8fps。其實這與上一代Galaxy S8相比差距不大,因為S8集成的Mali-G71 GPU在2K下也跑出了25.7fps,1080p甚至為更高的48.7fps。
很顯然,三星所采用的ARM GPU在性能上還很難與蘋果A系芯片的GPU較量,更不如高通的Adreno GPU。要知道,驍龍845集成的Adreno 630 GPU提升顯著,并且在很多方面比蘋果為針對iPhone設計的GPU更強。另外,由于三星旗艦通常有高通和Exynos兩個版本,因此不同的GPU也造成了旗艦性能不一致的情況。

ARM在公布新一代Mali-G76 GPU時承諾,將會帶來30%的能效提升,但在能能效提升的情況下,性能卻只會帶來大約1.5倍的提升而已。但即便如此,等到三星下一代旗艦用上Mali-G76,那也只能與iPhone X的GPU性能縮小差距而已,真正全面超越還談不上。但如果三星拿出自主GPU,并能在高端市場更上一層樓,相信誰都會對其刮目相看。
三星不是沒有嘗到自主設計芯片的好處,目前三星最重要的Exynos芯片中就有自主定制的Mongoose CPU核心,該CPU內核性能的提升顯著,領先于各路采用ARM公版架構的芯片,雖然實際領先不多,但跑分卻高不少。但是,GPU方面三星仍只能依賴于ARM的產品線,所以在ARM落后的情況下,三星也沒有其他選擇。所以,要想GPU性能達到想要的水平,自主設計GPU必然是最佳選擇。
不只手機需要GPU
智能手機市場會是三星自主GPU最合理的切入點,但這并不意味著手機是三星唯一考慮的市場,開頭爆料也提到了,三星這枚GPU適用于多平臺。考慮到三星是一個大集團,旗下消費電子產品數不勝數,包括智能冰箱、智能洗衣機還有頂級的OLED電視機等等。這些產品只要對圖形處理有需求,就一定有自主GPU可以發揮的地方。
很多傳聞認為,三星自主GPU可能會從低端產品開市場始,如果這點沒錯的話,三星首先瞄準的應該是物聯網和智能家居領域,將GPU與這些市場的產品緊密結合到一起。同時,三星也有智能手表產品線,自主研發的GPU肯定也會對該產品線起到重要作用。
此外,在對象檢測和機器學習等新興領域,GPU的處理性能已變得越來越重要,因為GPU能夠比CPU以更快地速度并行處理數據,這對于三星而言也可以是一個更長遠的目標。而在汽車和家庭安全領域,目前也有越來越多的細分市場,自主定制GPU同樣可以讓三星從中獲利。
再回到對智能手機的方向上來,我們都知道,迄今為止三星的旗艦智能手機都未集成專用機器學習處理單元,而是依靠GPU和視覺處理單元來處理這項任務。所以,自主定制的GPU除了可以提升圖形性能外,還能夠幫助三星更有效地在手機的機器學習方面發揮關鍵作用,包括加速特定的應用程序和指令。

平常心看待三星自主設計GPU這件事
總之,三星設計自主GPU可以有很多理由,并且大多利大于弊,有助于三星保證利潤率,削減授權許可費用的支出,大大縮減成本,甚至有助于三星開拓新領域的市場等等。同時,當有越來越多的自主GPU出現在市場上相互競爭,也有利于整個行業的更快的成長。
然而,自主GPU設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,通常需要多年技術積累和大量的研發投入,特別是打造高端自主GPU,自主GPU不是說做就能做成,包括蘋果亦是如此。所以,三星自主定制GPU這件事情尚無任何定論,可能三星早就已經開始做了,開花結果仍言之尚早,但也可能三星仍在規劃藍圖,甚至不排除最終認為這是個虧本投資而放棄。
話說回來,三星如何像蘋果那樣避開侵犯專利而自研GPU也是個問題。回想2015年時三星之所以與ARM簽署的長期技術協議,當時的背景就是三星和Nvidia正在打官司,其中涉及很多圖形技術領域的專利,這場官司直到2016年才達成了和解。如果協議到期三星不繼續與ARM簽約,而是推出自主GPU,ARM會不會反過來與三星打專利戰呢?
無論如何,商場如戰場,企業的生存幾乎以利益為先,在三星官方未證實自研GPU之前,我們只要以平常心來看待即可。
免責聲明:文章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收集而來,版權歸原創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,請通知我們,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
前段時間,一直有消息稱韓國電子巨頭三星即將自主設計GPU圖形處理單元,為此不僅有招聘信息側面證明,更有不少熟知內情的人士爆料了諸多項目的細節。如果這是事實,說明未來三星將有望推出一款性能芯片完全自主操刀的智能手機,就像蘋果iPhone目前所采用的A系列芯片一樣。

目前三星的自主GPU是什么情況呢?
有的分析認為,多年之前三星可能就一直醞釀GPU開發項目了,并且可能已經開發到一定的程度,只差一個嚴肅而莊重的亮相時刻而已。不過,根據最近一份來自EE Times的報道判斷,三星開發自主GPU目前還處于規劃階段,也就是繪制藍圖階段,還未有非常實質性的進展。
當時這篇報道稱,三星自主開發的GPU將采用全新的架構,而且將會是10年以來顛覆行業級別的新架構。負責新架構設計的領導者是前Nvidia的工程師Chien-Ping Lu,曾開發過nForce IGP,也在聯發科呆過。關鍵是,新架構將讓三星GPU可以與蘋果抗衡,并且由于架構提供超出色的能效比,每瓦性能最高,對高通而言又非常具有超強破壞性。
不僅如此,三星的GPU架構適用范圍廣泛,手機、汽車、超級計算機都可以用。很明顯,這些看起來夸張的宣傳,一般都基于未親自驗證過成品初步分析,所以說這些可能只是三星目標而已。而且報道還表示,明年年中這個時間點,三星就能發布自主GPU了,這點更讓人懷疑。
不管怎樣,三星肯定有自己的目標和時間表,而在看到成品之前,現在我們更關心的問題是,三星自主設計和研發GPU是為什么?
立下與ARM的談判籌碼在花錢多與少之間權衡
三星自主設計GPU的念頭可能早在2015年就萌芽了,當時3月底有消息稱三星正考慮收購傳統芯片設計廠商AMD,而且興趣濃厚,目的是拿下GPU IP(知識產權),增加機遇自研GPU讓自己處于更有利的位置。畢竟自從AMD陷入困境之后的那些年,各大巨頭包括蘋果、高通等都開始從AMD挖走人才。

不過,到了2015年6月,三星收購AMD研發GPU的傳聞不攻自破,因為三星與ARM簽署了一項有關GPU的長期技術合作協議,明確所有三星自家的Exynos芯片長期都會采用來自ARM的Mali GPU產品,包括從Midgard到最新的Bifrost架構和Mali-G系列GPU。
當然了,所謂“長期”協議,外界并不知道多少年,也許5年的期限是一個合理的期限。如果這個期限不假,這意味著該協議可能將在2020年年中到期。基于此,如果三星選擇續期,那么在與ARM進行新一輪授權談判之前,三星可能只是在故作姿態。但是也不排除三星不簽了,畢竟有一個后備計劃相當重要,任何協議在之前雙方都不清楚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協議。
除了爭取與ARM談判授權協議更有利之外,省成本應該是另一大因素。三星半導體業務已成為整個集團盈利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因此,隨著智能手機出貨量逐漸放緩以及利潤率的不斷下滑,如果三星能夠自主生產包括顯示屏幕、內存、閃存和性能芯片在內的所有組件,那么三星的智能手機業務仍有望保持非常高的利潤率。
不過,由于任何一家大企業對公司內部的支出都會有嚴格的審核,三星對半導體業務的支出也不例外。所以,三星必然會在自主研發、授權許可和專利費用這些方面進行權衡,因為不少手機內部組件研發設計并不便宜,尤其是從頭開始。如果三星內部認為自主研發GPU從長遠來看效益更高,那么三星必然會在ARM協議到期后堅持這條路。
或許性能是王道
正如前述,由于智能手機市場的利潤率不斷下降,能否自主研發關鍵組件越來越關鍵。對于三星而言,Exynos芯片必然在公司盈利能力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。不僅如此,有了自主研發的芯片,三星同樣會獲得更高的聲譽,至少可以證明三星也是十分出色的半導體設計者,有能力與高通和蘋果等公司形成直接競爭。
因此,拿出一款能夠與競爭對手一較高下的高端產品至關重要,畢竟如今移動設備對性能的需求越來越高了,不只是手機游戲,還包括行業普遍看好的移動VR虛擬現實和AR增強現實。但目前三星旗艦的GPU性能還不夠強大,至少從GFXBench記錄的跑分數據來看,ARM的Mali GPU表現平平。
蘋果的A11在自主研發GPU的情況下,2K分辨率的Manhattan場景可以跑出38.5fps,1080p為67.4fps。而三星Exynos版Galaxy S9的Mali-G72在同一場景下,2K僅為26.3fps,1080p也只有46.8fps。其實這與上一代Galaxy S8相比差距不大,因為S8集成的Mali-G71 GPU在2K下也跑出了25.7fps,1080p甚至為更高的48.7fps。
很顯然,三星所采用的ARM GPU在性能上還很難與蘋果A系芯片的GPU較量,更不如高通的Adreno GPU。要知道,驍龍845集成的Adreno 630 GPU提升顯著,并且在很多方面比蘋果為針對iPhone設計的GPU更強。另外,由于三星旗艦通常有高通和Exynos兩個版本,因此不同的GPU也造成了旗艦性能不一致的情況。

ARM在公布新一代Mali-G76 GPU時承諾,將會帶來30%的能效提升,但在能能效提升的情況下,性能卻只會帶來大約1.5倍的提升而已。但即便如此,等到三星下一代旗艦用上Mali-G76,那也只能與iPhone X的GPU性能縮小差距而已,真正全面超越還談不上。但如果三星拿出自主GPU,并能在高端市場更上一層樓,相信誰都會對其刮目相看。
三星不是沒有嘗到自主設計芯片的好處,目前三星最重要的Exynos芯片中就有自主定制的Mongoose CPU核心,該CPU內核性能的提升顯著,領先于各路采用ARM公版架構的芯片,雖然實際領先不多,但跑分卻高不少。但是,GPU方面三星仍只能依賴于ARM的產品線,所以在ARM落后的情況下,三星也沒有其他選擇。所以,要想GPU性能達到想要的水平,自主設計GPU必然是最佳選擇。
不只手機需要GPU
智能手機市場會是三星自主GPU最合理的切入點,但這并不意味著手機是三星唯一考慮的市場,開頭爆料也提到了,三星這枚GPU適用于多平臺。考慮到三星是一個大集團,旗下消費電子產品數不勝數,包括智能冰箱、智能洗衣機還有頂級的OLED電視機等等。這些產品只要對圖形處理有需求,就一定有自主GPU可以發揮的地方。
很多傳聞認為,三星自主GPU可能會從低端產品開市場始,如果這點沒錯的話,三星首先瞄準的應該是物聯網和智能家居領域,將GPU與這些市場的產品緊密結合到一起。同時,三星也有智能手表產品線,自主研發的GPU肯定也會對該產品線起到重要作用。
此外,在對象檢測和機器學習等新興領域,GPU的處理性能已變得越來越重要,因為GPU能夠比CPU以更快地速度并行處理數據,這對于三星而言也可以是一個更長遠的目標。而在汽車和家庭安全領域,目前也有越來越多的細分市場,自主定制GPU同樣可以讓三星從中獲利。
再回到對智能手機的方向上來,我們都知道,迄今為止三星的旗艦智能手機都未集成專用機器學習處理單元,而是依靠GPU和視覺處理單元來處理這項任務。所以,自主定制的GPU除了可以提升圖形性能外,還能夠幫助三星更有效地在手機的機器學習方面發揮關鍵作用,包括加速特定的應用程序和指令。

平常心看待三星自主設計GPU這件事
總之,三星設計自主GPU可以有很多理由,并且大多利大于弊,有助于三星保證利潤率,削減授權許可費用的支出,大大縮減成本,甚至有助于三星開拓新領域的市場等等。同時,當有越來越多的自主GPU出現在市場上相互競爭,也有利于整個行業的更快的成長。
然而,自主GPU設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,通常需要多年技術積累和大量的研發投入,特別是打造高端自主GPU,自主GPU不是說做就能做成,包括蘋果亦是如此。所以,三星自主定制GPU這件事情尚無任何定論,可能三星早就已經開始做了,開花結果仍言之尚早,但也可能三星仍在規劃藍圖,甚至不排除最終認為這是個虧本投資而放棄。
話說回來,三星如何像蘋果那樣避開侵犯專利而自研GPU也是個問題。回想2015年時三星之所以與ARM簽署的長期技術協議,當時的背景就是三星和Nvidia正在打官司,其中涉及很多圖形技術領域的專利,這場官司直到2016年才達成了和解。如果協議到期三星不繼續與ARM簽約,而是推出自主GPU,ARM會不會反過來與三星打專利戰呢?
無論如何,商場如戰場,企業的生存幾乎以利益為先,在三星官方未證實自研GPU之前,我們只要以平常心來看待即可。
免責聲明:文章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收集而來,版權歸原創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,請通知我們,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